央行最新发布的《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中,央行不仅对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作出了更为精细的阐释,也对上半年采取的一些新的调控方式进行了反思,称定向降准不宜长期实施。这是央行首次公开对定向存准调整这一工具的全面评价。

>>表态

央行直言定向降准弊端

今年上半年,我国央行已经实行过两次定向降准。报告指出,定向降准主要发挥了信号和结构引导作用,通过建立促进信贷结构优化的正向激励来加大对“三农”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。今年6月份,央行将定向降准与对余额比例指标和增量比例指标考核相结合,旨在对过去尤其是上一年“三农”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比例较高的商业银行给予鼓励,未来还将定期对商业银行实施考核,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准备金率进行动态调整。

在肯定定向降准作用的同时,央行同时提醒其可能存在的问题。报告指出,货币政策主要还是总量政策,其结构引导作用是辅助性的。定向降准等结构性措施若长期实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,如数据的真实性可能出现问题,市场决定资金流向的作用可能受到削弱,准备金工具的统一性也会受到影响。中长期看,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增强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、信贷资源投向的优化,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体制机制改革,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

央行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的表述与一季度并无出入。报告指出,我国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。主要是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增强,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。在外需和房地产等既有增长动能减弱的情况下,新的强劲增长引擎尚待形成。

报告指出,下阶段要综合运用数量、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,丰富和优化政策组合,保持适度流动性,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。

>>解读

货币政策或将进入观察期

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

网站支持: 由海信息 沪ICP备17035224号